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天命在我 第135节(1 / 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徐司典忙道:“乍听闻此消息,臣心中惶然,失了分寸,绝无质疑王上之意!”

&esp;&esp;有人开了这个头,可其余臣子依然不敢各抒己见。

&esp;&esp;武王之信先于皇帝死讯传来,这很不同寻常。

&esp;&esp;此外还有一个疑点,皇帝驾崩乃是大事,这等大消息通常会在五日内通传天下。宋国不算太远,三日足矣将消息传到,今三日已过,皇帝驾崩的消息却还没到宋王手里。

&esp;&esp;这要么说明皇帝没死,要么是皇帝死了,但死得极为蹊跷,以至于消息迟迟未发,延误了时机。

&esp;&esp;以当前形势来看,后者可能性居多。

&esp;&esp;武国比其他国更早发现皇帝可能被妖控制,从发信日期来看,在皇帝驾崩之前,武王就已经将信送了出去。

&esp;&esp;武国在皇帝驾崩寿宴现妖的大戏里,扮演了什么角色?

&esp;&esp;“王上。”有大臣上前跪道,“您的抉择,关乎我宋国之存亡,更关乎攻谭大军中大公子的性命啊。臣请王上三思!”

&esp;&esp;随后又有臣子出列,“武国狼子野心,信中写欲清君侧,谁知武王是否有僭越之心?只怕清君侧是假,欲取皇帝而代之才是真。宋国与大燕相聚极近,若同武国结盟,恐会被当枪使。”

&esp;&esp;“此言荒谬!”令有大臣驳斥,“若妖当真藏于宿阳,以清君侧之名出兵便不是僭越之举,而是挽天倾的大义之举!妖魔窃国,大燕正处危难,我等怎能囿于一国一地之争,陷入蝇营狗苟的狭隘之境?难道真要等到天倾之时,再追悔莫及吗?王上,宋国当早做决断!”

&esp;&esp;大多数人心里都明白,若天下大乱,六国出兵,燕室是否能在乱世中继续存续还不一定。如果宋国想效仿八百年前燕皇灭大虞,将宋国变为“大宋”,这便是最佳时机。

&esp;&esp;宋国这些年从未停止练兵,各地硫磺场火药库充盈,分明就是在准备一场大战。

&esp;&esp;然而宋王态度暧昧,似乎从未生起过不臣之心,为了质子令,甚至直接将唯一的亲生孩子宋兆雪送去了宿阳。

&esp;&esp;若说宋王是忠诚,这忠诚未免太不知变通,而且宋国备战又该作何解释?难道是为了灭隔壁郑国?可若说宋王送质子是为了让大燕麻痹大意,这倒也有可能。

&esp;&esp;都说虎毒不食子,但生在王族,弑亲之事多了去了。宋兆雪是宋王唯一的孩子不假,可是他和王权相比,重要性还是要往后靠靠。

&esp;&esp;既然王不表态,臣子便不能表态,多说多错,说错了,说不定会陷自身于不义之地。

&esp;&esp;因为宋王并非是个糊涂人,她心里清醒着呢,不表态,说明她心中有别的成算。

&esp;&esp;“不知谭国那边是何种情况?如果陛下当真是被胡千面操控,那谭国之罪是否可以洗清了?攻谭之战还打得下来吗?王上可有得到消息?”

&esp;&esp;右相董文伯道。

&esp;&esp;“并未。”宋王摇头。

&esp;&esp;左相莫群看了右相一眼,“臣以为,不能贸然出兵。宋国不可不顾大公子的安危,王上就这么一个孩子,他在苏归手下,万一有什么闪失,宋国王位后继无人。”

&esp;&esp;“大公子被送去宿阳时便已想到此行或许会有变故,大公子身为王嗣,更该以身作则,怎能将其性命置于整个宋国之上?”董右相与其针锋相对,分毫不让,“事无两全之法,宋国需得抓住时机,臣请王上做两手准备,收养宗室适龄幼童,以防不测。”

&esp;&esp;“董大人此言,是在劝说王上出兵大燕?”莫群似笑非笑。

&esp;&esp;董右相不肯把话说死,“此事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
&esp;&esp;宋王俯视着座下的诸多臣子。

&esp;&esp;争论声渐渐大了起来,很快众人便吵成了一锅粥,主战的,主观望的,主张与武国结盟的,主张宋国撇开武国直接与南方诸国结盟的……

&esp;&esp;她默默看着,听着。过了一刻钟,群臣争不出个所以然,因为他们做不了主,做主的是王座上坐着的那位。

&esp;&esp;于是争论声渐小,宋王放在王座扶手上的手适时地抬了抬,她身边的侍从官清清嗓子:“肃静——”

&esp;&esp;大殿霎时噤声。

&esp;&esp;站位略有错位的群臣各自归位,整理衣着,垂首聆听王令。

&esp;&esp;“局势未明,陛下驾崩之事确有蹊跷,妖魔是否还藏在宿阳也无人能确定。且,此事一出,攻谭之战是否师出有名……也还未有定论。”宋王不急不缓,“此时,观望为上。宋国暂不与任何诸侯结盟,也暂不出兵。”

&esp;&esp;群臣一默,随后恭声拜道:“臣等谨遵王命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赵国国都始宁城坐落于西南疆域。

&esp;&esp;统治这片疆土的自然就是赵王,这任赵王治国还算勤勉,能力也算得上出众。

&esp;&esp;赵王赵长绮有着为王者都有的优点,也有着为王者都有的缺点——狠。

&esp;&esp;因为赵长绮并非储君,也不是先王传位,而是自己杀姐屠兄再宫变搞死了老赵王上位,所以她也有着所有谋权篡位者都有的优点和缺点——敏锐多疑。

&esp;&esp;杀人果断、杀的人多,便可称之为狠。

&esp;&esp;可是杀人杀得花样百出,折磨人折磨得别出心裁,就不是一个“狠”字可以全然概括的了。

&esp;&esp;同样的,洞察人心可被称之为敏锐,揣度太过君臣猜忌则成了多疑。

&esp;&esp;当今的赵王,便是这么一位手腕狠毒且性情多疑的君主。

&esp;&esp;“禀王上,人已经死了。”

&esp;&esp;宫女的禀报声惊醒了正在打盹的赵王,赵王眼皮一抬,打了个哈欠:“死了,这么快?”

&esp;&esp;那小宫女道:“王上,不算快了,那罪臣下笼一刻钟才被老虎咬死,算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了。”她觑了一眼赵王的神色,“可要继续?”

&esp;&esp;“继续。”赵王松松垮垮地从软垫子上坐起来,活动了一下筋骨,把歪掉的头冠扶正,身后的小太监很有眼色地上前帮她捶肩捏腿。

&esp;&esp;那小宫女领命,面色如常地吩咐下去:“去再去牢里押上来一个死囚放进兽笼之中,务必要身强力壮活蹦乱跳的,王上要看得尽兴。”

&esp;&esp;赵王兴致缺缺地瞄了一眼下方的情景,一只饿狠了的大老虎正在啃食地上的尸体,白色的囚服被血染红。

&esp;&esp;“总觉得咪咪都被饿瘦了,瞅着没以前壮。”她拧着细长的眉毛喃喃自语,“唉,最近也没人敢犯事,连个贪污的大臣都抓不到,怎么就这么点破胆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